极致、严谨、创新、精益求精……
乌拉特中旗人坚守着“工匠精神”在这片生机盎然的土地上打造出乌拉特品牌----二狼山白山羊(绒)、乌拉特羊肉、乌拉特服饰、乌拉特铜银器制作技艺……这些品牌成为一张张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名片”今天,让我们走近这些品牌,领略乌拉特魅力。
乌拉特服饰走上国际舞台
乌拉特服饰最早在起源于明代后期,当时,乌拉特部落就以精湛的服饰制作技术享誉草原,形成了乌拉特服饰的男装雍容华贵、女装典雅细腻的特点。男子服装以礼帽、长袍、马靴为主,妇女则以头巾、长袍、马靴为主。乌拉特服饰不仅保留了自己的传统风格又吸收了其它地区传统服饰的可取之处,其面料色彩、缝制工艺等类似阿巴嘎苏尼特和察哈尔服饰。在牧区穿着传统服饰的人较多,逢年过节、举办那达慕盛会时,人们则普遍穿戴华美的传统服饰。
2018年,刚29岁的娜睦恒在母亲的支持下创办了“内蒙古乌仁乌拉特服饰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正式从母亲手中接过了乌拉特服饰传承的接力棒。
娜睦恒的姥姥和母亲都是当地有名的制作乌拉特服饰的能手,母亲新其其格更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乌拉特服饰代表性传承人。娜睦恒从小耳濡目染,对乌拉特服饰情有独钟。
正式接手母亲的服饰店以后,娜睦恒凭着灵巧的双手和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将传统的乌拉特服饰进行改良创新,把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融合,设计出既有现代元素又不失民族传统特色的乌拉特服饰,受到大众欢迎。
2019年10月25日,娜睦恒和妈妈带着乌拉特服饰参加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国际时装周,走上国际T台,让现场观众感受到了浓厚的蒙古族文化和世代传承的精神与信仰。
一路走来,娜睦恒对乌拉特服饰有了更深的理解,“服饰也是我们的民族文化,我们制作乌拉特服饰,就是传承我们的乌拉特文化。”
传统服装服饰是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符号与载体,被认为是穿在身上的历史。乌拉特中旗的蒙古族人民至今保留着原生态盛装过民族传统节日的习惯,每逢重大节庆活动,当地的姑娘、小伙都要身穿节日盛装参加,既丰富了民族文娱活动,又潜移默化地传承着蒙古族独有的服饰文化与精神品质。
在创新与传承中,悠久、绚烂、多彩的乌拉特服饰文化走出了草原,走向全国,让喜欢它的人将乌拉特文化穿在身上,在现代舞台上刮起“最炫民族风”。
华夏博展,成立于2008年,主要经营:展馆装修设计、展厅设计、智能化工程、智慧校园、校园文化、部队文化、企业文化设计、多媒体集成;蜡像制作、硅胶像制作、机器人仿真制作等。拥有装饰设计施工、电子与智能化、软件著作权、专利证书、产品生产代理证书等资质证书50余项、是AAA级信用企业、通过了ISO9001质量三体系认证; 作为跨学科、跨领域的多元化发展的公司,分别在北京、沈阳、广州、深圳、武汉、河北等地设有国内分支机构,服务网络遍及全国。主要为企业文化建设、智慧城市、智能写字间、智慧学校、智慧博物馆、规划馆、智慧企业馆、科技馆、艺术馆、纪念馆、 文化馆、人防馆、智慧国防馆、消防馆、党史馆、智慧校史馆、智慧军史馆、文化长廊、安全教育馆、廉政教育基地、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智慧景区博览园等提供设计工程服务。
华夏硅胶人像仿真研究所---华夏博展艺术工程有限公司
作为中国最早的硅胶人像仿真研究制作机构之一,为全国展馆服务商提供硅胶像仿真制作。多年来我们为博物馆精心打造的“华夏硅胶像仿真场景复原”项目遍布全国各地,已成为当地展馆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