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咨询电话

400-8766-189

如何提升蜡像艺术质量

来源:www.hxlxsy.com  |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28日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的博物馆、纪念馆、名人故居、历史遗址陈列馆为了增强展览的逼真性、可视性、还原性,更好地发挥展览的社会效果,都纷纷采用了蜡像艺术陈列手法,如:西安秦皇蜡像馆、北京蜡像馆、明皇蜡像宫、大连世界名人蜡像馆、瑷珲历史陈列馆、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中国国家博物馆蜡像艺术馆等,但蜡像艺术的水平却良莠不齐。如何提高艺术质量是目前蜡像艺术发展亟须解决的问题。


  蜡像艺术是超级写实主义雕塑艺术的一种,被称为“立体的摄影”,逼真、直观、还原是它最基本、最重要的特点。蜡像艺术对人物的塑造,不仅外形轮廓高度仿真,而且在皮肤、毛发、血管、斑痣的质感和色彩等方面,均十分逼真,如“齐白石蜡像”。据《博物馆陈列艺术》一书所述,蜡像艺术“逼真、直观、还原”的特点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人体肌肤生态质感的逼真;第二,人物相貌的酷肖;第三,人物精神气质的把握与表现。此外,笔者认为蜡像艺术的特点还有第四层次,即与作品相配的服饰、道具、环境等因素的逼真性与还原性。其中,第一层次是科技层面的,其仿真度的进一步提高需要依靠科技的进一步发展,第二、三、四层次的实现则需要蜡像作者有尊重历史的意识。


一、充分掌握资料、忠于资料,达到“人物相貌的酷肖”

  蜡像艺术的表现对象多数是历史人物(绝大多数是历史精英,也有为数极少的反面人物),或是一些当代名人。不管是历史人物还是当代人物,关于其相貌的描述都有许多资料,蜡像作者只有充分掌握所塑造人物的资料,并客观地解读资料,才能还原人物的真实相貌。


  对于历史人物来说,资料包括原始史料与二手史料。一般而言,记录近现代历史人物的原始史料(主要包括历史照片、图片、档案、传记、纪录片、回忆录等客观史料)相对容易获取,而根据这些原始史料基本能清晰勾画出人物的相貌;对于古代人物而言,照片、图片等原始资料基本没有,这就需要借助二手史料(指后人根据原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来推测古代人物的相貌特征。对于当代人物,掌握他的一手资料尤其是形象资料相对容易许多;如果是活着的人物,还可以对他直接进行访谈,以及进行人物身体各部位的数据测量。一般而言,塑造当代人物对蜡像作者来说达到“人物相貌的酷肖”是比较容易的,也是有把握的。但仅仅掌握了资料,而不能忠于史料,尤其是那些除形象资料之外的史料,也不能从“相貌”上客观地去认识所塑造的人物。塑造正面人物,“他”的相貌比较有特征,而且有点丑,蜡像作者也需要尊重“他”的本来面貌,而不能为了美化而对“他”进行整容。比如塑造明太祖朱元璋,关于他的形象资料就很少,但从其他文字资料中我们能得出,他的相貌很有特点——“满脸麻子、下巴长”,蜡像作者不能随意地“去掉麻子、缩短下巴”;如若这样,可能就不是朱元璋而是明朝的其他任何一位皇帝了。塑造现代诗人艾青,他的左眉上方有一个“大鼓包”,蜡像作者不能觉得这个“包”不好看就任意地去掉它,去掉它就不是艾青而是别人了。所以整容的结果非但不能使“他”的形象高大起来,反而会使“他”的形象失真。同样的道理,塑造反面人物,“他”的相貌很美,蜡像作者在塑造过程中也应尊重“他”的生理特征,而不能用丑化的观点将“他”塑造得面目狰狞。丑化反面人物的相貌并不能达到真正揭露其恶劣本质的效果。


二、客观解读资料,准确把握与表现人物的精神气质

  对于蜡像创作来说,达到“人物相貌的酷肖”只是完成了人物“形似”的目标。一尊完美的蜡像还需要“神似”,即要能对所塑造人物的思想与精神气质进行准确的把握与表现。

蜡像

  正义、智慧、勇敢、深沉、含蓄、粗犷、豪放等等都属于精神气质的范畴。精神气质的形成往往是后天的环境所造就。蜡像作者只有客观解读资料,才能发掘所塑造人物的特有精神气质。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的精神气质各有千秋。同是正面人物,领袖人物、民族英雄、科技精英、文坛巨匠、体坛明星等不同类型的人物,其精神气质各有不同。领袖人物的胸怀天下与深谋远虑、民族英雄的英勇与大无畏、科技精英的睿智与缜密、文坛巨匠的才华横溢与满腹经纶、体坛明星的拼搏精神等等,岂能全用同一模式来刻画?即使同是领袖人物,也各有各的精神内涵。毛泽东的豪迈与大气、周恩来的超凡与儒雅,蜡像作者在塑造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创作对象本来的东西,不能凭自己的主观喜好去任意发挥。更进一层次,塑造同一人物不同阶段的 “历史瞬间”,其精神思想与气质内涵也大有差别。红军时代的毛泽东,他不畏挑战与敢于竞争的气概体现得多一些,而建国后的毛泽东则多了一些大国的气魄与压倒一切的强势气质。此外,人物的精神气质与年龄要基本吻合,不能刻意将少年人老成化,也不能将成年人幼稚化。例如,塑造刘胡兰,她牺牲时年仅15岁,蜡像作者不能为了表现她的伟大,而刻意将成年人才有的成熟、稳重的气质安在一张稚嫩的脸上。


  因此,蜡像作者要有强烈的尊重历史的意识,尽量使自己的认识更客观,更忠于对象。只有这样,才能发掘出属于该人物独有的精神气质,才能将蜡像塑造得形神兼备,栩栩如生,令观者如见其人。


三、依据历史配置蜡像的服饰、道具与环境

  要使蜡像作品具有逼真性与还原性,仅有蜡像作品本身是不充分的,还需要有与之配套的服饰、道具、环境等因素。蜡像作品很完美,但与之相配的服饰、道具、环境没有时代感,缺乏历史的真实,其价值将大打折扣。


  每一尊蜡像作品呈现的都是人物的某一“历史瞬间”,这一“历史瞬间”是在特定背景下发生的,人物的服饰、随身的物品、当时进行的事件都有浓厚的时代特色。蜡像作者给作品配置相应的服饰、道具、环境等因素都要依据历史,要有从历史中来、回到历史中去的历史意识。其一,每个历史时期的服饰都有其固有的特征。其二,同一历史时期不同阶段的服饰也有所不同。例如,清前期的文人基本全是长衫、马褂,而清后期的文人大多已穿上西服了。其三,同一历史时期不同阶层人物的服饰各有特点。其四,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服饰差异很大,不同少数民族的服饰也是各有特色。其五,同一人物在不同历史事件中的服饰也不尽相同。例如,塑造被贬黜后的“李白”形象,其服饰就不能用官服而应用普通士族服。为蜡像作品所配的道具、场景也是同样道理。例如为老子配道具《道德经》,可老子在世的时候,《道德经》还未出现,这就缺乏历史依据。为康有为与梁启超配道具奏折,不仅奏折的形制要像清后期的奏折,奏折的用纸、内容都要符合当时的历史。


  可见,蜡像作者为蜡像配备服饰、道具、场景也要有历史依据,否则蜡像作品的真实性与还原性将大打折扣,作品本身的价值也大受影响。


  总之,蜡像艺术的创作题材来源于历史。即使创作的是当代人物,表现的“瞬间”也是历史的,因此,蜡像作者要有尊重历史的意识。只有这样,蜡像艺术的“逼真、直观、还原”的特点才能得到真正体现,才能将亦真亦幻、以假乱真的艺术效果发挥得淋漓尽致,使其具备不同于一般雕塑和其他艺术形式的存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