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蜡像馆蜡像场景复原技术运用的多样性和综合化
1、认识博物馆蜡像场景复原
展示是最古老的行为,同时也是最时尚的行为。因为它直接反应了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文化传统。在古代没有计算机,没有先进的声光电,也没有漂亮的展柜。展示是最朴实的展览。人们通过眼睛和触觉来认识新的事物。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即使没有实物展品的情况下,依然可以通过图片印刷和影音播放的形式让大家深刻的认识。展示的一个重要支撑点是什么,是信息量。信息传达的越多。人们更加能记得住,学的透。现如今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不断创造出新的技术手段和呈现方式。人们接受新事物的方法更是五花八门。例如人们可以通过网上虚拟博物馆蜡像学习,实现足不出户就能参观博物馆蜡像了。然后单纯的从网上获取信息,更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不叫展览设计。我们所说的展陈更加倾向于身临其境的去感受事物以及事情的来龙去脉,场景复原展陈方式给人营造了这一学习方式。所以通过模拟的场景复原来叙述历史事件是非常好的展陈手段。因其展示效果好,场景复原在国内外己经广泛应用博物馆蜡像,纪念馆及其他展馆中了。国内虽说这方面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根据复原的特点,场景复原分为两大类:运用空间进行比例真景复原和利用计算机等技术进行虚拟场景复原。这两类又可以有不同实施方法。其共同点是都可以制作出身临其境的展示效果。下面我们就着重在博物馆蜡像,纪念馆方面来阐述场景复原技术的应用。

1.2场景复原的难点和局限性
场景复原,顾名思义就是将大量的信息赋予在一个场景当中。使每个信息串联起来,实现1+1>2的效果。
博物馆蜡像的信息是非常大的。特别是历史性的的博物馆蜡像更是信息庞大,横跨古今。然而展馆的面积是非常有限的,能进行场景复原的空间更是小之又小。所以必须合理运用每一寸空间。用非常有限的空间来营造更大的空间成为一种必然。这也是场景复原的一个难点。另外场景需要复原的东西千姿百态。既要让画面看起来真实协调还要注意其是否符合史实,道具组合是否贴切妥当。所以场景复原必须先把原本的东西找到,而非捏造。
1.3场景复原技术运用的综合性
博物馆蜡像,纪念馆的建设是为了更好的保护文物,更好的进行宣传教育和科研工作。场景复原技术也不可能让历史重演,只能通过现有的技术尽力去阐述事物的本来面貌。技术都不是关键,如果这种技术可以很好的渲染主题,达到想要的展示效果。那么就可以运用到场景复原当中来。所以场景复原技术是多样的,复杂的。单个的技术往往很难达到想要的效果。因此场景复原所需的技术手段非常多。如何综合利用现有手段来服务展示目的是非常关键的。
相关产品
相关文章
- 蜡像制作公司各种皮肤的人定制蜡像的差异2020年07月21日>
- 蜡像泥塑是实现“形神兼备”的关键环节2020年07月23日>
- 蜡像制作的时候用什么型号的蜡2020年07月24日>
- 蜡像制作是超级写实主义雕塑中间环节2020年07月25日>
- 蜡像展览场馆对蜡像馆的置境灯光要求2020年07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