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塔理论中的原型等同于“变体的参照物”,完形心理都是在一种原型参照的基础上进行的。“阿恩海姆认为这种变形与以往经验的回忆中还未发生变形的原始形象有关,就是说人们在以往的经验中形成了对某种事物的形象认知,艺术作品中的形象因为偏离了人们经验中的认知而产生了形状上的变形,这种对原始形象的变形产生了内在的张力,形成了形象的动感。”根据阿恩海姆的研究,变形经验更多的是一种三维空间内拉伸、扭曲、倾斜的感觉。人们是在完形心理基础上知觉到这些属性,所以“变形”指向的是“视觉对象具有空间的纵深感”和“始终想要回归到原型”的动势。
在艺术史的进程中,“变形”逐步变为构图与造型中重要的要素之一,它代表了人类视觉艺术从平面走向空间的过程。从希腊雕塑演变组图中可以比较明显地看出“拉伸与变形”的视觉张力在人类艺术创作历史中不断地被放大。
